查看原文
其他

几名律师被律协处分,因为收差旅费、未签合同未收律师费、微信收取委托人转账……

来源:明律如是说;作者:陈明东耳西来

最近上海气温很高,不由得让人烦躁。不过当我一口气看了上海律协近期发布的12份处分决定书后,我马上冷静下来,瑟瑟发抖。
从受处分的事项看,8起都和“违规收费”有关。剩余4起为犯诈骗罪、未取得律师证发送律师函、冒用他人名义提出执行异议、离职检察官在两年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
从处罚结果看,8起为通报批评,基本和“违规收费”一一对应。一个吊证,对应犯诈骗罪的;一个谴责,对应冒用他人名义提出执行异议的;一个中止会员3个月,对应一起数额较大的收费未进律所账的;一个中止会员1个月,对应离职检察官在两年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
从性别来看,这12名受处分的律师里有9名男律师,占比75%,3名女律师,占比25%。按照2021年的数据,上海男律师为19419名,占比61.3%,女律师为12260名,占比38.7%。综上,占比61.3%的男律师贡献了75%的受处分占比,超额完成任务。也就是说,上海男律师执业比女律师更狂放一些,受处分的几率更高一些。
从执业年限看,最长的是一名1993年执业的律师,执业年限29年;最短的是一名2021年执业的律师,执业年限不足1年,就几个月;剩余律师平均执业年限在10年以上。也就是说,经验丰富的“老法师”因违纪被处罚的比率要比“律界新人”要高。
这12份处分决定书除了1份之外,对于受处分律师的违纪内容、违纪经过都惜字如金,讲得相当简略。绝大多数我都看明白了,也一点儿不惊讶,但有3份,略感诧异。

收差旅费被处分
案号:沪律纪案(2021)第180号被处分人:某男律师,2012年执业处罚原因:2020年7月到2021年4月办理某离婚案时,向委托人实际收取律师异地办案差旅费13737元。被投诉后,该律师已经全额退还了上述款项。处分依据:《律师协会会员违规行为处分规则(试行)》第二十七条第(三)款
以下为处分书全文:

讲真,这个我没太搞懂。律师到异地办案应该是可以收取异地办案差旅费的,一般不会因此被处分的。所以,这起事件一定有不一般的情节,但处分书看不出来。
我猜测的可能的情形:合同约定了异地差旅费律师自行承担,律师在双方没有达成新的约定的情形下,让委托人承担异地差旅费;律师收了异地办案差旅费后实际未去异地办理;约定实报实销多退少补,律师收取了超出实际花销的差旅费。
瞎猜的,不一定准,但估计也八九不离十了。否则我真想不出来,律师到异地办案收取异地办案差旅费有什么好处罚的?

未签合同未收律师费被处分
案号:沪律纪案(2021)第162号被处分人:某女律师,2015年执业处罚原因:2019年代理某买卖合同案件一审阶段未签订书面委托代理合同,未收取律师费。处分依据:《律师协会会员违规行为处分规则(试行)》第二十七条第(一)款
以下为处分书全文:

这个我初看有点儿惊诧,还以为是“不收律师费”被处罚的,后来仔细一看,搞明白了,是因为“没签委托合同”被处罚的。
因为,做律师的也有亲朋好友,会为亲朋好友办一些不收钱的“人情案”;或者有时候有些委托人特别困难或者有其他种种原因,律师“不收钱”办案子的。如果律师办案子不收钱也要被处分,那估计不少律师都要因此被处分了。
这起处分的主要原因还在于该律师没有和委托人签订书面的委托合同就开始代理一审阶段,没收律师费只是相应事实的一节,并非受处分的主要原因。
这起处分告诉我们:律师接受委托必须签订书面的委托合同,不管收费不收费。当然,正常情况下,律师接受委托都是要收律师费的。
如果确实不收律师费,有两种处理方式:其一,合同写一个较低的律师费金额,律师自己垫付到律所,但会损失掉相应的税费管理费,律师不仅没收律师费,实际还贴钱办理案件了。其二,打书面报告给律所报备、批准,说明不收取律师费的事实与理由。
微信收取委托人转账被处分
案号:沪律纪案(2021)第122号被处分人:某男律师,2019年执业处罚原因:2020年3月4日接受委托人微信转账2500元。处分依据:《律师协会会员违规行为处分规则(试行)》第二十七条第(三)款

以下为处分书全文:

这个我看了一下处分决定书,我猜并没有具体的诉讼案件,是该律师在微信上给某人提供了咨询或代书,然后顺手收取了某人2500元。
这种事情其实蛮常见的:有人在微信里(文字、语音、微信通话)咨询了律师某法律问题,结束咨询后,其表示很满意,非常感谢。然后其顺手给律师发了个微信红包或者微信转账充当咨询费,其一再说“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请务必收下”,然后呢,律师恭敬不如从命,收下了这笔小小的咨询费。
正常情况下,故事就到这里结束了。
不太正常的情况就是有人刻意为之上述行为后,转头就去司法局投诉该律所、律师不签代理合同私自接案、私自收费不入账、不开发票等。这个投诉是基本成立的。按照规定,律师必须在律所执业,一应法律服务收费都应该进律所账户,开具相应发票。
该律师被处分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所以律师别轻易在微信上收钱了,有风险。非要收的话,建议做合同交律所开发票。

法学博士出任公安部副部长,系全国首位犯罪学博士

中央政法委通报7起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及司法人员不正当接触交往典型案件

《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意见》全文

财政部会同教育部印发新修订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

国家杰青!苏州大学,迎来新校长!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27位博导!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10位博导!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24位博导!

欢迎通过互惠互利的方式支持本公众号的发展
如下面的话费充值您充值100块钱的话费,我们可以获得0.56元的返佣。

2023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450余人!
具有博士学位的外籍华人可申请在华永久居留
博士学制延长,教职招聘却越来越年轻?你怎么看?
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大全!
清华大学求真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74位博导!
清华大学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29位博导!
清华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8位博导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57位博导!

刚刚!法院书记员破坏司法环境被通报!

2022年《法学研究》论坛“人口老龄化的法治应对”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浙江社会科学》2022年第8期法学论文要目

《法治社会》2022年第4期目录

“新时代反腐败与国家治理”学术论坛暨第二届“国家监察理论与实践优秀论文奖”评选,奖金2万!

会议信息:网络空间国际法治研讨会将于2022年8月12日举行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法学论文要目

《比较法研究》2022年第4期目录

再次重申:已取消快2年了!

70所高校,100个团队入围!快看有你们学校没?

教育部:教育评价改革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成果!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80位博导!

教育部:疫情暴发前,在北京学习的国际学生超过8万人,在上海学习的国际学生超过6万人。

教育部:鼓励支持师范院校法学院(系)培养更多更专业的法治教育师资后备力量

这所法学院招聘教师,硕士可报名!

学术之路正在启动转型,参见

提出一个需求为啥这么难?

从群体逐步转向个体!

市纪委监委通报9起诬告陷害、失实检举控告澄清案例,为378人正名!

7所高校,领导班子调整!
打破校史!“双非”高校,迎来首位杰青
换帅!兰州交通大学、苏州科技大学迎来新“一把手”!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86位博导!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44位博导!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51位博导!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58位博导!市纪委监委通报9起诬告陷害、失实检举控告澄清案例,为378人正名!
7所高校,领导班子调整!
打破校史!“双非”高校,迎来首位杰青
换帅!兰州交通大学、苏州科技大学迎来新“一把手”!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86位博导!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44位博导!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51位博导!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58位博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